“藍屏”之后,技術信任如何重建?
近日,全球多地機構電腦系統突發藍屏危機,導致多國航班大范圍受阻,石油、天然氣、金融、電信及廣播等關鍵行業運營癱瘓。微軟指出,此次事件系第三方軟件CrowdStrike更新不兼容所致,規模堪比“千年蟲”之后最大宕機事件。
盡管危機得以迅速平息,但其深遠影響不容忽視,數字世界的穩定性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引人深思。
(一)
如何在充分汲取科技紅利的同時,構建有效的防線,以規避技術深度依賴所潛藏的系統性風險?
這是一個首先需要回答的問題。
這起全球性的大宕機事件,盡管未釀成不可逆的人員傷亡,卻提醒我們,對技術過度依賴,讓我們習以為常的現代生活存在某種脆弱性,猶如阿喀琉斯之踵。
在數字化浪潮中,操作系統已悄然演變為商業世界的基石,其穩定性直接關系到全球經濟的脈動。任何微小的系統故障,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造成世界級的影響。
科技進步不僅是社會進步不可或缺的強勁引擎,亦可能因資源過度集中而演變為一把雙刃劍,其雙面性不容忽視。
(二)
大型科技公司,作為技術創新的前沿陣地與具體實踐者,其雙刃劍特性愈發顯著,不斷激發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與爭議。
科技進步,互聯網領域的開放性與共享精神催生眾多科技大公司,從日常購物、社交互動到遠程辦公、健康管理,它們無所不在。
大型科技公司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潛藏著數據安全、隱私侵犯、市場壟斷等風險,即所謂的“大而不能倒”問題。
面對這一挑戰,最為直接且有效的應對策略,在于強化市場競爭的根基,通過完善法律法規、促進技術創新、鼓勵新興企業崛起等手段,確保市場活力與多樣性,讓競爭成為制衡巨頭力量、維護行業健康生態的關鍵力量。
Windows在中國市場面臨的激烈競爭,有效減輕了單一技術公司依賴帶來的風險。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多元化生態更是提供了一個生動的例證:安卓、iOS與鴻蒙等多方并存,相互制衡,不僅促進了技術創新與升級,還顯著降低了系統安全隱患的擴散風險,為系統性風險的防范提供了有力保障。
面對科技公司這把雙刃劍,我們應充分利用市場競爭的力量,促進技術多樣性與創新性發展,從而構建起更加穩固、安全的信息技術生態體系。
(三)
面對科技日益深遠的社會影響,科學家、前沿創業者及企業家們的憂慮遠不止于技術宕機等表層風險,而是深入到技術進步與安全保障的權衡之中,這已成為科學界最為根本且持久的倫理議題與深刻思考。
隨著具身智能技術的快速推進、自動駕駛應用落地,最近也出現了很多關于人機關系的討論。而Windows藍屏事件,似乎再一次給超級對齊主義(Superalignment)者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開發強大AI系統之前,無論是出于什么樣的動機和原因,我們都必須確保包括人工智能技術在內的技術系統的目標和行動完全符合人類的利益。
如今,尼葛洛龐帝預言的數字化生存已經基本實現。當技術只是工具時,我們尚且可以通過各種防控手段降低風險,而當AI正在成為超越人類智力水平的存在時,未來我們需要更加審慎的思考技術的可控性問題。
自主可控未來將不僅僅是大國博弈的關鍵點,很可能也是人機博弈的關鍵點。從這個角度來說,Windows藍屏事件,為全球監管部門和大型科技公司乃至我們每一個人,都再一次敲響了警鐘。
(四)
未來,身處數字時代,“藍屏”“宕機”等偶發、突發、新發風險出現的可能性日益增大,我們應當秉持未雨綢繆、居安思危的心態,不斷練好“內功”,以自主創新的確定性應對數字時代的不確定性。
近年來,我國在自主可控的國產信息技術體系上取得了長足進展,這一體系不僅深入交通、金融、能源等關鍵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還逐漸滲透到民眾的日常生活中,并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華為“鴻蒙”系統的崛起尤為矚目,其已躋身全球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前三甲,國內市場份額緊追安卓之后;同時,“開放麒麟”開源操作系統也在全球范圍內贏得了上百萬社區用戶的青睞,覆蓋188個國家和地區。這些成就,無疑為我們面對外部挑戰時增添了更多底氣和信心。
當今世界已日益成為一個榮辱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全球性創新體系多元化、多極化的背景下,我們更應努力創新,為全球科技創新貢獻出“中國方案”。
作者:特約評論員陳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