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重墻能拆?拆錯墻后果很嚴重
近期,黑龍江哈爾濱一小區有住戶私拆承重墻致200余戶居民緊急疏散引發關注。目前,該事件責任人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流言
現實生活中,有人認為,承重墻影響了空間或美感,如果需要,可以自行砸掉。其實,承重墻并非尋常墻體,不能隨便拆除!那么,如何判斷墻體是否為承重墻,能否拆除呢?
分析
1. 房子是怎么站穩的?
我們小時候都搭過積木,深知想把積木搭高可不容易,搭到高處,只要手稍微一晃,就會前功盡棄。小小積木搭個幾十厘米高尚且這么不容易,成千上萬噸的建筑材料,想搭成我們溫暖安全的家就更費勁了。
首先就是材料。搭積木一般只用木頭塊,可蓋房子用的材料就多了?偟膩碚f,矮一些的房子可以用磚砌出來,而常見的高層建筑,則往往需要使用鋼-混凝土混合結構。最常用的建筑材料包括磚、混凝土、各種形狀尺寸的鋼材等等,這些材料各有擅長,配合起來使用,才能讓房子既輕巧結實,又對火災、地震、腐蝕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搭積木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搭成有的形狀比較容易塌,而有些形狀則更穩定些。真正蓋房子的時候也是類似,設計得當的結構,能夠節約材料,減輕重量。
雖然按結構形式分,常用的建筑結構體系種類繁多,但如果只說住宅,最常見的無非就是三種。
首先是砌體結構,也叫磚混結構。這樣的房子,幾乎每面墻都要承受一些重量。這樣的老式結構,由于穩定性和抗震性欠佳,正慢慢被淘汰。
接下來是框架結構,這種結構,站穩主要靠的是鋼筋混凝土的梁和柱子,特點是建筑空間比較敞亮,但這種結構不太適合建造太高的建筑。現在很多樓層不高的小別墅,都喜歡用框架結構。很多商場、廠房、倉庫,也都會使用框架結構。
還有一種是框架-剪力墻結構,這種結構類似框架結構,但是框架中間還有一定數量的剪力墻。由于這種結構體系兼具框架結構空間開敞而剪力墻結構剛度大的優點,因而被廣泛用于各種高層建筑。
2. 哪些地方不能拆?
簡單了解了住宅的常見結構,就可以討論哪些地方不能拆了。一般來說,可以結合下述初步區分建筑結構中的承重墻和非承重墻。
對磚混結構來說,前邊說了它們主要就是靠墻來承重,所以在這樣的房子里,大部分橫縱墻體都是承重墻,不能拆。而對純框架結構的房屋來說呢,墻體大部分都不承重,可操作的余地就大很多,但是要記住不能對梁和柱子下手。
從材質上,我們也能看出點門道,一般用標準磚的墻,是承重墻,因為如果是非承重墻的話,往往會使用輕質的加氣磚。
墻的厚度也能作為參考標準之一,承重墻往往厚度可達20cm以上,而通常120mm及更薄的墻,往往是隔墻,比如用來隔開衛生間、廚房等,這種隔墻通常是可以拆的。
此外還可以根據墻體與梁底的結合處區分,結合處采用斜排磚方法的一般是非承重墻。墻體與梁底間緊密結合的一般是承重墻。
還有個細節要注意,室內墻角或墻體中有柱子凸出的,一般可能是承重的框架結構,可別為了美觀給拆掉。
看到這兒,有的朋友可能覺得“行了,學會了,準備開工!”,但是這里要特別強調一下,要想準確地判斷結構型式,應當通過查看不動產權證書上的房屋結構具體信息為準;蛘咦稍儗I機構的結構工程設計師?刹灰粦{經驗判斷就作出拆墻的決定。
拆錯了墻,后果很嚴重。建筑裝修中的改造,不能影響到結構體系的主要承重構件,一旦拆錯,就可能直接導致墻體開裂,全樓變成危房。
此外,就算拆掉一些承重結構可能當時看不出影響,但也會導致破損處成為建筑的薄弱環節,增加全樓的隱患,一旦遇到地震等災害,后果不堪設想。
因此,各城市一般都有城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條例,一般違法裝修過程中擅自變動房屋建筑主體和承重結構的,由相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罰款。如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另外我國《刑法》第114條的規定:以其他危險方法破壞住宅、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財產,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就是說,隨意拆除房屋承重墻的后果不僅要承擔民事責任,甚至還有可能觸犯刑律,構成“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從而需承擔刑事責任。
如果確有工程建筑功能需要,需要對原建筑功能進行改造與加固,比如老舊小區房屋或歷史古建筑的加固修繕,必須由具備專業資質單位進行設計和施工。
因此我們自己裝修的時候,決定拆墻時一定要謹慎再謹慎。此外,如果發現鄰居有疑似涉及到影響結構體系改造或裝修的行為,應及時提醒告知對方,若對方不予受理回復,可以聯系物業公司,如果小區沒有設物業管理公司的話,可以報小區住宅樓所屬城市管理執法機構,也可以委托政府房屋安全鑒定機構進行安全鑒定。
其實,為了更合理的戶型和更大的面積,想要拆掉一些墻也情有可原,但是千萬不要因此鋌而走險,只要面積不顧安全,最終害人害己。在拆墻這件事情上,真是膽子小一點,設計穩一點,幸福久一點。
結論
私拆承重墻可能直接導致墻體開裂,全樓變成危房!就算拆掉一些承重結構,可能當時看不出影響,但破損處也會成為建筑的薄弱環節,增加全樓的安全隱患。
本文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朱絢絢審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