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乳制品的九大流言與真相
乳制品營養十分豐富,可以作為日常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人每天攝入300-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有些人不習慣乳制品的味道,也有些人是因為聽信網絡上的一些流言而不敢喝奶或不愿喝奶。本文列舉九個最常見的乳制品流言與真相,希望對大家全面了解乳制品及其健康益處有所幫助。
流言1
牛奶是給小牛喝的,不是給人喝的?
真相:牛奶是人類重要的食物來源,已有數千年食用歷史。
答:首先,人類消費牛奶及其制品的歷史已有數千年,早已融入人類飲食文化。其次,馴化動物并為人類提供肉、蛋、奶等食物是人類征服自然的智慧。另外,通過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畜牧業完全可以實現與自然和諧共生和可持續發展。
流言2
奶牛產奶靠打激素?
真相:奶牛產奶主要靠養殖管理,不需要打激素。
答:目前,歐盟、加拿大、澳新和中國等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出于動物福利的考慮禁止使用牛生長激素。我國法規規定,在飼料里不允許添加生長激素。通過科學喂養和管理,奶牛可以提供充足的原奶,不用打激素。奶牛產奶周期在280-300天左右,這是通過科學的周期管理實現的,并不靠打激素。
流言3
脫脂奶比全脂奶健康?
真相:高血脂人群可選脫脂或低脂奶,其他人可根據喜好選擇全脂奶或脫脂奶。
答:首先,應關注膳食脂肪攝入的總量。全脂奶提供脂肪的同時也提供優質蛋白和鈣,與其控制乳脂,不如減少烹調油。其次,全脂奶可以提供更好的飽腹感,乳脂帶來的香味和醇厚的口感也是脫脂奶沒法比的。對于高血脂人群,脫脂或低脂奶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對于其他人則可根據喜好選擇。
流言4
中國人不適合飲奶?
真相:多數中國人有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但合理攝入乳制品可緩解甚至避免乳糖不耐受。
答:全球人口有約65%存在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表現為喝奶后腹脹、腸鳴、腹瀉等。盡管東亞地區屬于乳糖不耐受高發區,但乳糖不耐受不等于不能喝奶,合理攝入乳制品可以緩解甚至避免乳糖不耐受。比如喝奶可以少量多次,逐步提高腸道適應性;可以將牛奶與其他食物搭配,緩沖腸道反應;可以選擇酸奶、奶酪等發酵產品;也可以選擇經乳糖酶處理的牛奶。
流言5
牛奶不能搭配橙汁? 和其他食物會相克嗎?
真相:不存在“食物相克”,牛奶可以和其他食物自由搭配。
答:首先,并不存在“食物相克”這回事,牛奶和其他食物可以按照個人喜好隨意搭配。其次,橙汁中有很多酸性物質,可以讓牛奶里的蛋白質聚團、沉淀,這是正常現象。牛奶在胃酸的作用下同樣會發生沉淀,是正常消化過程,不影響營養吸收。
流言6
糖尿病患者不能喝牛奶、酸奶?
真相:糖尿病患者可以喝牛奶、酸奶,也可以吃奶酪。
答:有不少科學證據表明乳制品對于控制血糖、降低2型糖尿病風險是有益的。純牛奶中天然含有的是乳糖,不同于蔗糖,因此牛奶屬于低GI食物,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喝。經過乳糖酶處理的牛奶會變得甜一些,但也不必擔心,因為它并不加糖。
酸奶中添加的糖分主要是用來平衡酸味,按《中國食物成分表》的數據,酸奶(加糖)的GI值也只有48,屬于低GI食物,不添加糖的酸奶GI值更低。此外,也可以選擇奶酪 。
流言7
牛奶致癌?
真相:牛奶并不致癌,反而很可能降低結直腸癌風險。
答:“牛奶致癌”并無可靠科學證據。這個謠傳可能與幾十年前出版的一本科普書《中國健康調查報告》有關,然而書中并無“牛奶致癌”的描述,其內容也得不出這樣的結論。關于這一話題,來自世界癌癥研究基金和美國癌癥研究所的結論可供大家參考:強有力的證據表明乳制品很可能降低結直腸癌風險;而有關導致乳腺癌、前列腺癌的證據不充分且相互矛盾。
流言8
常溫牛奶保質期長是加了防腐劑?
真相:保質期長短與加工工藝有關,常溫奶并不需要加防腐劑。
答:牛奶的保質期與加工工藝有關。常溫奶的加工工藝是通過瞬時高溫滅菌處理并采用無菌包裝技術,使終產品處于無菌狀態并隔絕外部微生物的進入。既然沒有微生物就不會發生腐敗變質,無需防腐劑就可存放數月甚至更長時間。
流言9
常溫奶不如巴氏奶?
真相:常溫奶和巴氏奶都是很好的營養來源,適應不同的保存方式和消費場景。
答:奶最核心的營養是乳蛋白和乳鈣,而巴氏奶和常溫奶在這兩個指標上并不存在絕對的高低,營養成分表才是更直觀的選擇依據。兩者的主要差異在保存方式和消費場景,由于常溫奶不依賴冷鏈,因此除供應城市,也可以滿足農村和偏遠地區的消費需求。此外兩者的風味略有不同,消費者完全可以根據喜好自由選擇。
文/陳君石(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