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去哪兒:去有“星光”的地方看夜經濟新玩法
一站式打卡東南亞特色美食,沉浸式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參與一場獨具民族特色的六國音樂節……傍晚,天色漸暗,在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告莊西雙景星光夜市,煙火氣在攤位間、瀾滄江邊氤氳開來。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名單,告莊西雙景入選其中。從最初的街巷夜市,到如今融合了旅游購物、民俗活動體驗等綜合性服務功能的星光夜市,正成為城市“新名片”。
傣族手工造紙技藝在夜市里化身成燈具、紙扇、裝飾畫等文創產品;菩提葉雕最挑戰攤主手藝,經過雕刻、壓制,相框里大象、孔雀等造型的葉雕栩栩如生;老撾咖啡、越南小卷粉和各種燒烤攤則負責散發香氣吸引游客……
近3000個輕型創業攤點,300多家核心區步行街商鋪……記者了解到,夜市提供創業就業崗位超6000個,“夜經濟”繁榮的背后,更是群眾安居樂業、幸福生活的生動寫照。
“裹著香茅草的烤魚、烤肉都是傣味燒烤的特色。”正宗小玉傣味特色菜攤主告訴《記者去哪兒》欄目,小攤已經經營三年了,旺季時,每晚都是爆滿。
在湄公河·星光夜市外湖,游船穿梭在告莊西雙景夜間美麗的景色中,河邊,身著各式民族服裝的游客們正在拍照留念。梳妝、頭飾、掛件、服飾到攝影,在這里,特色民族旅拍已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00”后的歐陽峰經營著一家旅拍店,晚上9點多鐘,店里還有幾組客人正在妝發,等待拍攝。據介紹,從2020年4月開始營業到今天,這家旅拍店在旺季可以日均拍攝50到90組客人。“傣裝、泰裝最受歡迎,我們結合當地民族特色,再配上網感的妝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打卡。”歐陽峰說。
夜市里如何打造豐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務空間?在云上鄉愁書院,圖書、傣陶、普洱茶等文化元素正快速融合。“大象的鼻子是取食器官,這樣上下捏一下,就把鼻子的形狀捏出來了。”書院里,工作人員正帶領游客體驗傣陶制作,一揉一捏間,陶土便成了可愛的傣陶大象。
“隨著中老鐵路開通,夜市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東南亞游客,我們希望打造一個公共文化服務平臺,進一步宣傳當地文化特色。”西雙版納新華書店有限公司景洪分公司總經理衛蓉表示。
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推動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創新規范發展”。如何多措并舉提升旅客滿意度,將“夜經濟”創新出新玩法,成為景區的必答題。
“我們從三方面入手,進一步提升游客滿意度。”景蘭文旅集團告莊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滿江華表示,一是建立湄公河·星光夜市商戶管理守則;二是協同公安、消防、市場監管等多部門,形成聯動檢查機制;三是建立游客投訴處理機制,要求24小時內受理,48小時處理結束。
商務部發布的《城市居民消費習慣調查報告》顯示,我國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旅游人均消費的貢獻方面,夜間消費是白天消費的3倍以上。當前,各地通過深挖地方文化特質,積極打造特色夜間消費業態,夜幕下升騰著的煙火氣,成為拉動消費的新引擎。
在西雙版納,夜經濟的魅力不止于夜市。在特色集市方面,湄公河、流沙河、南臘河三個系列星光夜市項目相輔相成;在旅游演藝方面,瀾滄江·湄公河之夜篝火晚會、夜游瀾滄江等項目豐富多彩;在休閑娛樂方面,白象沙灘等項目集合了民族文化體驗、城市風光展示、特色美食品嘗等內容。
“相關活動不僅展示了西雙版納獨特的民族文化,也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夜間旅游體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江杰表示,下一步,將主動順應文旅發展新趨勢、瞄準文旅消費新需求,提升現有夜間文旅體驗項目品牌,激發更大的消費潛能。(實習生鐘文玥對本文亦有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