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找不到工作就是失敗者?看看5個年輕人過度擔憂的“心理誤區”
在如今快節奏的社會里,愛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
現在,我們一個看看5個年輕人過度擔憂的“心理誤區”,進行剖析,幫助年輕人認識它們,擺脫它們。
誤區1:都畢業了還找不到工作 我是個Loser
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認知歪曲現象,叫做“以偏概全”,即根據自己片面的、消極的信息,忽略其他正面的信息,而對自己做出負面的判斷。在處于就業焦慮的情況下,我們錯誤地將“找工作的結果”等同于自己的全面價值,但其實我們的價值來源是多元且復雜的,僅僅是還沒上岸成功,并不能否定整個自己。
找工作不是一次有標準答案的考試,更多的是一種雙向選擇、人崗匹配的過程,暫時的上岸失敗說明你還沒有找到一份適合你的崗位。如果你還處在迷茫的狀態中,這恰恰說明你是在重新認識自己、探尋自我方向的過程中,而每一次的面試都是一次自我探索的機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給自己一點時間和空間,相信自己能找到一份符合內心興趣和目標的工作。
誤區2:父母對我有那么多期待 我決不能辜負他們
這是一種“絕對化”的認知歪曲現象,這種不合理的信念往往以“應該”“必須”“不能”等形式出現,認為事情一定要按照自己的主觀愿望而不是實際情況來發生,而當事情未能如愿時,就會感到沮喪和失望。
事實上,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不是“必須”的,而是一種選擇。
從父母的角度來說,他們的種種期待往往是出于對我們關心和愛護的表現,也是驅動我們追求美好未來的一種動力。但是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學會獨立思考而做出選擇,這些自主選擇有時候可以滿足父母的期待,有時候則不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諒解自己,并向父母表達你對他們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解釋你做出的選擇,并請他們尊重你自主選擇的權利。
誤區3:感覺自己心理有問題 擔心患了某種精神疾病
從最為常見的精神疾病來說,根據《2022年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大學生群體的抑郁和焦慮風險比例大約為21.48%和45.28%,說明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遭受焦慮和抑郁的困擾。
要注意的是“風險≠患病”,我們可能會因為面對困難而處于消極的情緒狀態中,這會增加我們患心理障礙的風險。但是,只有當這種消極的狀態在強度、持續時間或頻率上達到了臨床診斷標準,使得我們難以正常地生活,才能算作心理障礙。
如果感覺自己有一些異于常人的想法或癖好,也不一定是患了某種精神疾病。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有某些方面與眾不同是很正常的。只有在這些方面的異常會明顯影響自己或他人的正常生活時,我們才需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例如去正規醫院的心理科進行心理診斷等。
誤區4:事情做不好也沒人理解我 我不會再快樂了
這是思維反芻的一種常見表現,指的是一個人在經歷負性事件后,對事件、消極情緒及其可能產生的原因和后果進行不斷反復、被動的思考。陷入思維反芻的人常常會這樣想:“為什么這種事情總是發生在我身上?”“為什么事情總是會變成這樣?”“我不可能做好這些事情。”
研究發現,反芻式的思考往往對事情的解決沒有益處,反而會讓人們不斷聯想起過去發生的種種負性事件,也讓自己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降,導致抑郁癥的誘發風險提升。
面對思維反芻,我們可以嘗試把視角聚焦在問題解決上,例如問自己這樣的問題:對此我還能做些什么?從這件事情中我學到了什么?另外,我們還可以嘗試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例如通過讀書、看電影、散心、做家務、繪畫等方式,給自己一個暫停的機會,停止自己的負面情緒和反思,轉而活在當下。
誤區5:確診了抑郁癥 要是讓別人知道會被鄙視
長久以來,人們對于任何心理疾病都有著病恥感和污名化的傾向,這讓心理疾病患者對自己也會有自我污名化的想法,認為這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
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有可能患上某種心理疾病,這與一個人的先天遺傳以及后天的家庭環境、重大的負性事件、應對方式等因素有關。確診了抑郁癥或其他心理疾病,并非是給自己貼上了一系列的負面標簽,而是自己的心理調節機制出現了問題,需要自己做出調整改變或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從而重新找到自我價值。
社會心理學認為,化解污名化和歧視,最有效的方式是信息的交流和更多的親身接觸。隨著如今社會的發展和心理科普的傳播,人們已經越來越理解和接受心理健康問題的存在。而對于抑郁癥患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做到自我接納,才能讓身邊的人也接納自己。
其實,讀下來我們就會發現,這些誤區并非年輕人特有,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碰上前面提到的種種問題,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了解心理,一點點克服這些誤區,活得更輕松。
作者: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陳宇峰
審核: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樊春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