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秋涼漸起,防燥養肺
處暑臨近,地處深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單季稻陸續成熟,金黃的稻田與繚繞的晨霧、翠綠的青山、古老的苗寨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美麗的鄉村“豐”景。龍林智攝(人民視覺)
8月16日,第二十二屆南海(陽江)開漁節在閘坡國家級中心漁港拉開帷幕。經過3個半月的休養生息,漁民將再次乘風破浪,開啟新一輪耕海牧漁。卞偉峰攝(人民視覺)
(資料圖片)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暑氣還未完全消散,陣陣涼風帶來了久違的舒爽。在這難得的愜意中,處暑節氣一身清朗,如期而至。
今年8月22日為處暑日。此時節,天空湛藍,云朵飄逸,涼意漸起,蟬鳴漸漸消散,天地之氣舒適宜人,颯爽的秋色率先在北方大地鋪陳開來。
暑氣漸消,秋意初顯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公歷每年8月23日前后,當太陽到達黃經150度時,進入處暑節氣。
俗話說“立秋不是秋,秋在處暑后”。在節氣排列順序上,為何含有“暑”的處暑排在立秋節氣之后?眾所周知,三伏天是我國一年中最熱的時期,而立秋往往處于三伏天的中伏,此時天氣仍然比較炎熱。《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處暑,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到了處暑,三伏將盡或已盡,暑氣開始消退,酷熱的天氣到了尾聲,所以處暑在立秋之后,處暑即“出暑”,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學意義上的秋天。
處暑時節,氣溫逐漸下降,北方會越來越涼爽,晝夜溫差逐漸增大,但很多地區還會出現高溫天氣,人們把立秋后的高溫天氣稱之為“秋老虎”。南方俗諺說“處暑十八盆,天氣自然涼”,意思是處暑后天氣依然炎熱,人們每天需用一盆水沖涼,待洗過18盆,到了白露節氣,才能感覺到真正的秋涼。
雖暑氣尚未散盡,處暑時節已有秋高氣爽的初秋味道。農諺說“處暑天不暑,炎熱在中午”,此時“早晚涼”的天氣特征越來越明顯;時不時會下一場細雨,送來人們渴望已久的清涼,正所謂“漸有新涼遞好秋”。
古人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處暑時節,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還會把捕到的獵物擺放在地上,如同陳列祭祀;天地間萬木生長由盛轉衰,即將開始凋零,大地的肅殺之氣逐漸昌盛起來;歷經了春耕夏播,農作物進入成熟期,五谷豐登的時節即將到來。
處暑是暑熱的休止,也是秋收的序曲。這一時節,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有利于農作物養分的累積。此時,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正是收獲中稻的大忙時節,一些夏秋作物也即將成熟;黃河中游晉南地區春玉米大多開始進入乳熟期,復播、晚播的秋作物也進入開花、授粉和籽粒形成期,棉花也進入了吐絮收獲期……廣袤的田野步入“稻花香里說豐年”的階段,豐收圖景已近在眼前。
“處暑處在夏秋交替、由熱轉涼的時期。此時,溽熱的暑氣漸漸消退,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秋氣漸起,即便天氣炎熱,也不像暑夏之季那樣熏蒸難耐。”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肝病科副主任醫師李曉玲介紹,此時養生不僅要滋陰防燥、潤肺養腎,還要重視身心并調,減輕身心負擔。
處暑吃鴨,滋陰補虛
對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后就是漁業收獲的時節。每年處暑期間,沿海部分地區會舉行盛大的開漁節,慶祝禁漁期的結束,歡送漁民駕船出海。此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會停留在漁場周圍,魚蝦貝類生長得比較成熟,適合捕撈。處暑過后,便是各種海鮮上市的時節,人們可以大飽口福,盡情享用肥美的海鮮。
俗話說“七月半鴨,八月半芋”,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古人認為農歷七月中旬的鴨子最為肥美營養,鴨子的做法也五花八門,有烤鴨、白切鴨、檸檬鴨、荷葉鴨、酸梅鴨、酒釀蒸鴨、八寶鴨……處暑這天,老北京人會去買處暑百合鴨,這是選用百合、陳皮、蜂蜜、菊花等養肺生津的食材制作而成的鴨子,味道可口;在江蘇地區,人們會烹飪一道鴨子菜,盛出的第一碗還要先請鄰居嘗嘗,有“處暑送鴨,無病各家”之意。
“鴨肉味甘性涼,不僅可以滋陰養胃,還可以緩解陰虛火旺,起到祛火降燥的作用。”李曉玲介紹,《本草綱目》記載,鴨肉能“填骨髓、長肌肉、生津血、補五臟”,可補虛生津、利尿消腫,體虛有熱、食欲不振、潮熱汗出、大便干燥、心煩失眠或水腫的人,秋季可適當多吃鴨子。
在福建福州,處暑節氣有吃龍眼配稀飯的習慣,當地人認為,夏天天氣炎熱,人體消耗多,這樣可補充能量;廣東人在處暑有喝苦涼茶的習俗,意為入秋要吃點“苦”;浙江人則喜歡吃點“酸”,當地人說“處暑酸梅湯,火氣全退光”。
“處暑之后早晚溫差逐漸增大,秋燥漸顯,飲食上宜‘增酸減辛’。”李曉玲介紹,此時可以多吃山楂、蘋果、葡萄、檸檬等酸味食品,多喝水補津液,適當食用具有滋陰潤燥作用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南瓜、蘿卜、蜂蜜、芝麻、百合、銀耳、荸薺等。隨著天氣轉冷,西瓜這類大寒的瓜果則要少吃或不吃。
民間說“處暑秋梨最養人”,處暑吃秋梨有著健康喜樂、遠離煩惱的美好寓意。“秋梨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特別適合秋天食用。”李曉玲說,梨子也可榨汁、燉煮,對脾胃虛寒的人很有幫助。處暑過后天氣日漸干燥,一口咬下清甜多汁的秋梨,別提有多滋潤了!
迎秋賞景,收斂神氣
處暑過后,天氣漸涼,民間常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不過,‘秋凍’也需靈活變通,關鍵在于隨時調整衣物。”李曉玲說,對于青壯人群來說,天氣轉涼時不宜過早、過多地穿厚衣服,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處暑之時,暑熱未盡,雖有秋風送爽,但一日之中溫差較大,早晚較涼而中午炎熱,因此不可一味“秋凍”,當天氣驟然變冷時,也應適當增添衣物,以涼而不寒為宜。同時,應注意腹部的保暖,勿使臍部受涼,以免影響脾胃的功能。
處暑之后,秋高氣爽,正是人們暢游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民間素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說,指暑氣消散后,天上的云彩不像大暑之時厚重成團,而是疏淡自如,顯得格外悠閑自在。專家建議,此時不妨走出戶外,徒步郊游、登高望遠、觀云抒懷,以積極的心態迎接金色的秋天。
“秋天是鍛煉的好季節,但秋天養‘收’,不宜做運動量較大的運動,尤其是老年人、小兒和體質虛弱者。”李曉玲說,處暑時節的運動量及運動強度可較夏天適當增大,可以選擇慢跑、太極拳、五禽戲或作呼吸吐納、擴胸運動等鍛煉方式,以似有汗出但不疲倦為度,這樣有助于機體內氣血通暢。此時早晚天氣涼爽,運動時間選擇在一早一晚比較適宜。
隨著暑熱漸退,秋意漸濃,自然界逐漸開始呈現蕭瑟的景象。“自古逢秋悲寂寥”,人們容易觸景生情而產生悲傷的情緒,不利于人體健康。“在時令轉變中,要維持心性平穩,注意身、心、息的調整,以保生機元氣。”李曉玲建議,在精神調養上,處暑時要注意收斂神氣,使神志安寧、情緒平靜,切忌情緒大起大落,平時可通過聽音樂、練習書法、釣魚等活動安神定志。
中醫認為,秋天陰氣漸增、陽氣漸減,人體的陽氣也隨之內收。“此時需注意改變夏季晚睡的習慣,盡量做到早睡早起,爭取每天多睡1個小時。”李曉玲說,一般來說,秋季睡眠以晚上9時至10時入睡、早晨5時至6時起床為宜,中午時分應注意午休片刻,可彌補夜晚睡眠不足,有利于保養精氣、緩解秋乏。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八月將末,秋景初微,告別夏的絢爛,迎來秋的內斂,在不可逆的歲時變遷中,愿我們滿懷希望,迎接下一站的精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