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班還能“應激”了?沒那么夸張
隨著創傷后應激障礙(簡稱PTSD)逐漸被人們所了解,這種精神疾病名稱成為日常生活中經常被使用的詞匯,近幾年常有人稱因為某事自己PTSD了,比如“上班上到PTSD”。上班真的會導致應激嗎?真正的PTSD患者表現是怎樣的?如何判斷自己或身邊的人是否患上這個病?確診后我們又能做點什么?
能說出自己“應激”的 一般不是真障礙
能說出“上班上到應激障礙”的人一般不是真的PTSD患者,因為如果確實患有PTSD,創傷帶來的巨大痛苦讓當事人很難再向旁人做出表達,因此這種說法更多只是一種調侃。
不少真正的PTSD患者曾經經歷、目睹死亡,或者受到過死亡威脅,又或是曾經嚴重受傷、軀體完整性受到威脅,常見于退伍軍人、戰爭受害者、自然災害受害者、重大犯罪事件親歷者等。特定事件導致患者痛苦超過一個月才可能被確診為PTSD。
不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經歷或事件,如家庭暴力、情感忽視、遭遇性侵、親人的突然離世等同樣可能導致應激障礙或者埋下患病的種子,在日后受到刺激時引發應激,需要引起重視。
真正的應激障礙 有四個典型表現
能確診創傷后應激障礙的患者往往有四種表現,即閃回、回避、警覺性增高、負性自我評價。
閃回 某些場景會導致痛苦記憶重新浮現在眼前。比如:看到家暴相關的新聞之后,童年被虐待的經歷總是浮現在眼前;提到過世的親人,就會不斷回想親人在自己面前死去的場景。值得注意的是,在經過某種特定刺激后,夜晚會夢到某個特定的痛苦經歷或場景,也是閃回的一種表現。
回避 避免接觸和自己的創傷相關的一切東西。比如:刻意避開自己曾經目睹過車禍、跳樓等意外的場所,哪怕給日常生活造成不便。
警覺性增高 過度警覺,對某些細節產生生理上的應激反應,或是突然情緒激動、暴躁。有些PTSD患者每次聽到電話鈴聲響都會驚跳而起,還有些患者在朋友拍他肩膀想打招呼的時候突然暴跳如雷。
負性自我評價 對自己的評價很糟糕,認為自己沒有任何優點,不值得別人同情、不配活下去。
同時有兩種或兩種以上表現,可能就是患上了PTSD。如果自己或身邊的人符合以上癥狀,建議前往醫院就醫,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在經過相應的檢查評估后方能確診。
藥物+心理治療 PTSD患者有望痊愈
如果自己或身邊的人患有PTSD也不必驚慌,只要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創傷后應激障礙就有希望痊愈。
對于PTSD患者通常可采用心理治療加藥物治療的方式,服藥至少持續一年以上才能有效控制疾病的癥狀,心理治療的次數和頻率視情況而定。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給予創傷后應激障礙患者更多或者更高質量的陪伴,保證患者日常生活規律,在患者情緒相對穩定、與外界溝通相對順暢的情況下,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學習、工作,盡量讓患者的生活保持在可控、規律的狀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